高考录取照顾政策与专项计划申报直接关系考生升学机会。本文基于《四川省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》,详细拆解民族地区加分、专项计划申报、公示流程等核心内容,为考生提供实操指南。

一、2026年四川高考核心加分政策明细
2026年四川高考加分政策聚焦特殊贡献群体与民族地区考生,加分幅度最高20分,具体分类及标准如下:
加分类别 | 适用对象 | 加分分值 | 备注 |
特殊贡献类 | 烈士子女 | 20分 | 无地域限制,全国高校通用 |
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(含)以上或被战区(原大军区)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| 20分 | 需提供部队相关荣誉证书原件 | |
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| 10分 | 需提交退役证及自主就业证明 | |
民族地区专项类 | “三州十七县两区”少数民族考生 | 20分 | 含阿坝州、甘孜州、凉山州等22个县(区),艺术类考生同享此加分 |
“三州十七县两区”汉族考生 | 10分 | 攀枝花市东区、西区考生不再享受此项加分 | |
其他照顾类 | 归侨、归侨子女、华侨子女、台湾省籍(含台湾户籍)考生 | 5分 | 需提供侨务部门或台办出具的身份证明 |
5A级青年志愿者、残疾人民警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 | 按国家标准执行 | 需相关主管部门审核确认资格 |
注:民族地区加分仅限报考四川省属高校时适用,报考省外高校时按高校具体要求执行。
二、重点专项计划申报办法
2026年四川高考专项计划涵盖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等十余类,申报渠道与时间节点存在差异,核心要求如下:
(一)高考报名期间同步申报类
以下计划需在高考报名阶段完成申报,逾期视为放弃资格:
民族地区相关计划:包括享受民族地区加分政策、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、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的考生,需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上报名系统,按提示填报户籍、学籍等关键信息。其中:
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计划仅限“三州七县一区”考生申报;
省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仅面向“三州十七县两区”少数民族考生开放。
民生与就业导向计划:国家专项计划、地方专项计划、省级公费师范生、地方优师计划、“铁路就业帮扶”专项计划,需在报名系统中勾选对应项目,上传户籍地城乡分类证明等材料。
(二)单独申报类
高校专项计划:考生需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(https://gaokao.chsi.com.cn/)填报,时间以2026年教育部专项计划文件为准,需提交高中成绩、获奖证明等材料供高校审核。
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:无需报名时申报,志愿填报结束后,由报名所在地县(市、区)招考委联合卫健部门审核户籍、农村身份等资格。
(三)异地就读考生特殊规定
志远班、宏志班、富民安康班等异地就读考生,报考地方优师计划、省级公费师范生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时,资格审核由户籍所在地县(市、区)招考机构负责,需提前与户籍地招考部门做好衔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