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学们,高中数学真的是很多同学的“噩梦”啊!每天学到深夜,刷题刷到手软,可成绩就是上不去。初中的数学小天才,到了高中连及格都难,这是为啥呢?别急,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分析分析,顺便送上几个超实用的学习方法,帮你数学成绩一路逆袭!
一、为啥数学成绩上不去
先来说说为啥很多同学的数学成绩会越来越差。其实,根本原因就是学习的时候没有形成体系,数学思维没有得到锻炼。高中的数学,最怕的不是不刷题,而是怕“碎片化刷题”太多,切断了孩子持续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主动钻研的态度。
比如,写作业时遇到稍有难度的题,就忍不住翻答案找思路,拒绝深度思考,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对答案的依赖,变得越来越不会思考。再比如,孩子很爱刷套卷,但是一做题,老师布置的十道函数与导数综合题,可能就有六道卡壳,要么是求导后不会分类讨论,要么是极值点偏移问题找不到突破口。
基础题型也刷了不少,可每次考试总有简单题因为步骤不规范丢分,填空题总在细节计算上出错。每次考完还总嘟囔“题目太绕”、“时间不够”。还有,不少孩子总渴望通过学习“秒杀技巧”走捷径,解决难题。看似是在“积累方法”,实则很多技巧在高考几乎用不到,学了也是浪费时间。
二、如何逆袭?这几个方法快收好!
坚持复盘,总结题型方法,针对问题突破性练习
到了高中后,就要特别重视孩子的“题型复盘,总结解题方法的能力”。高中数学需要孩子习惯性地去总结和归纳,尤其是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,让这些思路成为自己的解题工具,只有总结了,才能在下次遇到同类型题时,灵活调取自己储备的思路!
初次总结是老师的事情,因为总结的前提是已经见过很多很多题,肚子里有很多墨水了,那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做到。所以孩子得先消化吸收老师总结出来的东西,然后再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,最后写在活页本上,方便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,自己对每个题型解题方法的总结!
重建“解题成就感”,建立小目标,这样会有大的收获
要让孩子先每天设定小目标,就拿高三的孩子来说,函数专题,就专攻一道含参数的单调性讨论题,要求孩子写出完整的分类标准、标注易错点,还要进行思路复盘;数列题每天只做一道递推公式求通项的题,重点总结“什么时候用累加法、什么时候用构造法”,并且尝试用两种不同方法求解;立体几何每天就钻研一道外接球问题,不仅要算出答案,还得画出辅助线示意图,标注关键几何关系。
然后,每天晚上花二十分钟,把当天那道题的解题逻辑再顺一遍,写下“卡壳的步骤”和“下次可以优化的思路”。长此以往,孩子做题自然就更加严谨,更有思路,不会动不动就卡壳放弃。
把精力集中,独立钻研题目
规定孩子每天只专注于“攻克一个专题的一个题型”,把一个题型研究透,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改掉遇到难题就跳过的坏习惯。并且,做题的时候手机必须全程收起来,绝对不能中途查答案。刚开始,孩子可能很不适应,觉得卡着一道题太浪费时间,但是坚持一周后,孩子自己就能感觉到,沉下心做一道难题,搞懂之后,比刷十道简单题都管用,思路好像一下子顺了不少。
同学们,数学真的不是靠刷题就能学好的,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。用对方法,事半功倍!改掉做题时的坏习惯,成绩才会越来越好,越来越稳。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到你,让你在数学的道路上一路逆袭,冲向理想的彼岸!